(更新:Great Neck可以删掉了)四年看房结束,纽约附近的学区房大比拼没想到这个帖子引起了大家这么多兴趣,也被转发了很多地方。现在三年过去了,当初我们的首选地Great Neck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白人在不断迁走,新搬进来的清一色是华人。现在据说南高中的华裔比例已达到40-50%,12年以后,照这个发展趋势,应该是90%以上的比率。名校招生必定会考虑族裔。假设藤校在南高中会招20个人,这里面1/4是华裔不错了。而到时候全校90%的华裔竞争这几个名额。。。如果为了孩子着想,还是跳过great neck吧。
不想误导大家,特此更新。GN群里也有不少父母在讨论搬家的事。。
-------------------------
注:以下是老公看了隔壁mm写的NY买房帖以后兴致大发,强行抢了我的帐号写的(他自己没帐号):67楼更新,Brooklyn,新泽西167楼更新, Westchester168楼更新,长岛-----------------------------------------------------------------------------四年前就开始看房,两人世界到一家四口,好长的四年, 下个月终于可以搬新家了。 四年,无数个周末,无数个夜晚,无数次在Google Street View看陌生街区,我们把看房当作了一种乐趣, 一种去吃新餐馆看新街区的乐趣。 新泽西,长岛,Westchester,从来不用Buyer's Agent。 因为如果房子好,一定卖的很快,能卖很快的房子,Seller Agent必然不会希望跟Buyer Agent分佣金, 必然会优先处理没有Buyer Agent的买家。 我们跟最喜欢的几个地区的Broker都有联系,但从没签过协议,直到最后这个房子。我看房是一个个Zip Code看过去的,75分钟能到曼哈顿的地区,可以说是无一不知,无一不晓。 开始两人世界的时候, 对学区不是特别在乎, 看过Newport, Hoboken, Williamsburg,和Long Island City的房子。 新的确新,漂亮也的确漂亮,但两人世界的时间真的很短, 一次到位才是正道。 买卖房子的手续费太高,花的时间也太多,搬家折腾就更不用说了,现在房市跟十年前买Coop不一样了,如果你只是打算住3-5年,扣了手续费以后,不合算。 所以这里只推荐学区房。 越往后,真正现场看的房子就越少。 好学区一般都是老房子,直接删除cape(不知道是哪个天才发明这种造型的房子,直接扔了半层空间), 结构不合理的,面积太小的,地点有问题的,价钱过高的,剩下就很少了。 当然你也不可能样样完美,最终只有你知道什么可以妥协,什么不可以妥协。 这里给一个建议,注意没有上MLS的房子,一般来说是直接登New York Times。 Broker认为十拿久稳,根本不登MLS, 自己的network加New York Time,一两个Open House就结束了。 不要怕和别人竞争,有竞争的房子,其实价格才合理。 当然不要感情用事,设个hard limit就行了。 你最后的选择必然是不完美的,但也是硬伤最少的。 2011 SAT 成绩: http://www.thedailybeast.com/newsweek/2012/05/20/america-s-best-high-schools.html 我用这个网站主要是因为他们是唯一一个有2011年SAT成绩的网站,SAT也是我认为含金量最高的指标, 大家都是参加一个考试, 是苹果对苹果的比较。 大部分排名考虑的都是AP和State考试成绩, 这些考试都是通过就算胜利,根本不能挑战学生的极限。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学区, 老黑+劳模人口比例必须低于35% (1/3), 这个在Greatschools.org, 看看小学初中高中人口比例就可以了。 而所谓学区房,比的不是小学初中,而是高中! 最崇拜的乔帮主,当年也是在高中前逼自己父母搬家去了全美首屈一指的Palo Altos学区。 听过一个荒谬的理论,好学区竞争太激烈,你孩子反而更难上藤校,但不要忘了, 不能上哈佛,一样可以上哥大上NYU上Cornell, 好学区的孩子进这些学校的几率大大增加! 而且你投资学区房,你投入的钱最后卖房子的时候是可以拿回来的。 去私校的钱(除非你上的是最贵最好的私校)是扔掉的。 还有,我认为如果你现在是在华人上看我这篇帖子,你内心里还是渴望周围有很多中国人的。 法拉盛有很多无与伦比的优势,正宗的小肥羊,鹿鸣春,南翔小笼包,全聚德烤鸭不用说了吧。 装修房子,找保姆,甚至医生律师,自己人亲切,放心,便宜。 父母来小住,周围华人多,烧烤,打牌,聚会,都好很多。 同样的,如果连Jeremy Lin都能被歧视,你的孩子也一样被歧视,那些白人表面上对你客气,眼睛里看你, 跟你鄙视阿三劳模是差不多的,随着中国巨龙的崛起以后矛盾只会越来越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求我们的地区一定要最少有20%的亚裔。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Garden City再美,Bronxville学区再好,95%的白人,我不想住在那里。我们选地区的标准:1)到华尔街,用Google Map Public Transportation Door To Door不能超过75分钟, 一天两个半小时已经够多了,还没包括延迟。2) 老黑+劳模不能超过三分之一小学初中高中人口3) 亚裔必须超过20%皇后区篇(推荐Redfin.com, 可以免费看所有MLS房源和历史纪录)纽约市有个独特的地方,就是好几个重点高中,除了三大重点每个区还有好几个小重点,26学区的Bayside, Fresh Meadows, Little Neck,25学区的北法拉盛和白石,他们的小学初中都不错,但高中因为学区面积过大, 老黑劳模人口比例大幅度上升,根本上不了前1000。 而且这些地方交通都没有地铁不是很方便。 一个可行的战术是小学初中好,赌孩子能考上重点高中,不行再送去私立, 退一万步说你那时候经济太困难,没关系你的高中也不是太烂,勉强也能忍受。 最终我们没有考虑这些地方,因为价格太高,交通并不比长岛的房子好太多,学区还是不够硬。尽管如此,森林小区还是让我们心动了,三站快车地铁到曼哈顿中城这个交通优势太大了,小学初中都不错,有50W三睡房的Coop走到地铁5分钟,也有75W双家庭的Townhouse。 我们看中了一个Townhouse, 三层每层600尺,一层出租,两层自住,走路去地铁12分钟性价比超高,差点就从了。 但最后觉得居住面积还是太小了,1200尺, 两个小孩,最后决定不委屈她们了。 我自己当年靠国内的数学,考了纽约市重点,不能要求孩子也考上。 森林小丘高中根本上不了前1000,SAT过不了1500,我最后决定自己上班时间长些,让孩子们过的幸福一些。学区考试成绩 / 交通便利 / 华人生态系统 / 房屋地税性价比我相信我的评分就像百晓生的兵器谱一样,是公正的。 但高收入的自然可以无视性价比,外嫁的,父母不可能过来探望的,可以不考虑华人生态系统, 欢迎讨论, 欢迎纠正,这个Top List随时更新。 1900+ SAT:Scarsdale: 11? / 8.5 / 7 / 6.5 = 33Bronxville: 10 / 8.5 / 6 / 6.5 = 311800+ SAT:Great Neck: 9.5 / 9 / 3 / 7.5 = 29Jericho: 10 / 7 / 8 / 8 = 33Edgemont: 10 / 8.5 / 7.5 / 7 = 33Millburn: 10 / 7 / 7 / 7 = 31Tenafly: 9.5 / 6 / 8 / 7 = 30.5Ridgewood: 9.5 / 7 / 6 / 7 = 29.51700+ SAT:North Edison: 8.5 / 7 / 8 / 9 = 32.5New Hyde Park (Herricks): 8.5 / 7 / 7 / 9 = 31.5Manhasset: 9 / 8 / 7 / 7 = 31Port Washington: 8.0 / 8.5 / 7 / 7 = 30.5Mamaroneck/Larchmont: 8 / 8 / 6 / 8 =30Livingston: 8.5 / 6 / 7 / 8 = 29Irvington: 8.5 / 7.5 / 6 / 7 = 29Garden City: 8.0 / 7.5 / 6 / 7 = 28.5Summit: 8.0 / 7.5 / 6 / 7 = 28.5Westwood: 9 / 6 / 6 / 7 = 281600+ SAT:New Hyde Park (New Hyde Park): 7 / 8 / 7 / 9 = 31Edgewater: 7.5 / 7 / 8 / 8.5 = 31Fort Lee: 7 / 7.5 / 8 / 8.5 = 31Leonia: 7.5 / 7 / 7.5 / 8 = 301500+ SAT: Bayside: 6 / 8.0 / 10 / 7 = 31.0Douglaston: 6 / 7.5 / 10 / 7 = 30.5Little Neck: 6 / 7.5 / 10 / 7 = 30.51400+ SAT:Forest Hills: 5 / 10 / 10 / 6 = 31Fresh Meadows: 5 / 8 / 10 / 7 = 30[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8/21 19:16:0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