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比赛程序当中 口令在敬礼后面加入了She-uh(稍息)把稍息强制定义到了口令流程当中。
7、自由品势的竞技腿法规定动作的次数从最多5次,改为了3-5次
8、在竞赛类别中,新增了“混合品势”的类别 暨:在公认与自由品势之外的第三种比赛类型。实际就是把两者混合,第一套打公认品势,第二套打自由品势。
9、新增的混合品势分为男子个人,女子个人,混双。男女三人团体和混合5人团体。
10、强调了在竞赛当中中断的处理,如果选手在90秒内无法进行比赛则宣告对手获胜。
11、人数较多的情况下cut-off的处理方式,不是一个组从头打到尾 而是根据规则分成2-3组 先取前50%入下一轮,之后再合并成一组再cutoff一次。(规则第7章有详细说明)
在本次讲习会中,讲师特别强调了准确度和表现力的区别:
准确度的判断,是依据国技院教科书上动作的标准进行裁定,并且根据其错误情况对于给予一般错误(-0.1)与严重错误(-0.3)的扣分。
表现力,是根据选手所演练品势的动作(此处的动作可以理解为静止的一幅一幅画面)之间的连接动作所展现出的速度与力量,节奏,精神的表现进行给定分数。
简单的说,根据国技院教科书上的图像和描述对其准确度进行判断。
而根据一个动作(画面)与下一个动作(画面)之间的连接的动作的表现,对其表现力进行判定。
对于准确度,裁判的任务是要找出所有的错误。并没有选择权,也不能放过。只要看到并判断是一个清晰的错误,就必须进行记录(也就是所谓的 document all vaild points 记录所有有效分 包括扣分)
而对于表现力,则是一个全局的评价,在记录准确度的同时在脑子里记录表现力中相应项目的评价,并且在最后给予over all(全局)的评价分数。
而对于准确度是否给予0.3的定义是:有没有把这个动作做成另一个动作或者漏掉。
例如Arae Hechomakki
这里分为两种情况进行讨论
☟
六章当中,如果是左手在外的情况下 这个动作是没有问题的。
可能出现的第一种情况:如果选手做成了右手在外,但这个动作还是Arae Hecho Makki所以并不能给予0.3的扣分,而是应该按照小错误给予0.1的扣分 (定义:把左手在外的Arae Hecho Makki 做成了右手在外的Arae Hecho Makki,动作还是Arae Hecho Makki只是手的前后反了: small mistake = -0.1)
第二种情况:如果选手做成了手刀的Sonnal Arae Hecho makki则是变更了动作把原先的Arae Hecho makki做成了另外一个动作了,即使是左手在外,也要给0.3的扣分。(定义:把Arae Hecho Makki 做成了Sonnal Arae Hecho Makki,这是两个不同的动作: serious mistake = -0.3)
在对于小错误的扣分当中,也是进行了更详细的说明。比如中段冲拳。
原则上应该是攻击在胸口正中央 也就是myeong-chi的位置。但是如果拳打在偏左一些 偏右一些不超出身体范围,或者偏上不超出肩膀,偏下不到腰部的位置,这仍旧是一个正确的中段的冲拳,所以准确度中不应当给予扣分。
再例如高丽中的目标击打(马步拳掌对击)如果拳打到手之后脱手,属于打到了但是失误,所以按0.1扣分 但是如果完全没打到,算missing movement 按0.3扣分
再有就是对于规则的执行,可能由于讲师是欧洲人,西方人的思维和亚洲人是略有差异的。西方思维当中,完全是根据规则进行判定。反过来说:如果规则里没有写,这就是可以的。
如果按照这个思维方式去想的话,有些我们之前认为天经地义的扣分点实际上是经不起推敲的。
比如秘鲁是世界锦标赛当中女子决赛
秘鲁选手的金刚品势
☟
35到42秒之间,秘鲁选手的鹤立步金刚防御出现了数次的重心不稳的情况。甚至摇摇欲坠。但是由于规则当中晃动并不属于-0.3的情况,所以即便她晃的再多,也只是在准确性的平衡当中给予-0.1的扣分,但如果这时候她出现了脚离地(小跳步)或者另一只脚落地的情况,就必须给予-0.3的严重错误扣分。
同样还是这个动作,作为一个8秒动作。在7-9秒之间完成都是不扣分的,然而即便选手2秒完成了这个动作,也只能进行-0.1的扣分。(这样的话有些无法很好把控平衡的选手可能就会在落地的-0.3和缩短时间的-0.1之间进行取舍)但是这样也会影响表现力中的节奏和气的表现的评价。(我个人认为两项都应当降低评价)
再举一个例子,规则上写了:回到起点为中心一脚距离当中的任意位置不扣分,但是金刚和地跆除外。按照经验,金刚应该是向前一步。国内大多数执行的是向前一步的一脚范围内。但是我问了讲师如果选手的收势离开起势一个垫子距离的话是否给予-0.3的扣分,得到的答案居然是否定的。
也就是说:金刚和地跆这两个品势对于最后收势的位置是不限制的。(虽然不合理,但规则的bug也是规则,必须执行。)
其他的-0.3扣分包括(且不限于)
1、未正确气合或跺地。
2、视线和动作所完成的方向不同
3、暂停超过3秒(忘记动作)
4、准备姿势错误(包括立刻纠正)
5、打到一半忘了重新开始比赛,给予一次忘记动作的-0.3扣分和一次重新开始的-0.3扣分。正确操作是,重置所有分数并且再进行比赛,最后在总分中进行-0.6的扣分。如果重新开始后再忘记则直接作为失格处理。
6、出现不必要的大声呼吸(例如ITF的息吹声)每次进行0.3扣分。
☟
一个选手,在一次比赛中 最多可以参加公认品势的两个类目。
例如 个人+团体 或者 个人+混双 或者团体+混双 然而自由品势是另外算的。
接下来是自由品势:自由品势的打分则复杂的多,但是如果理顺了并不难。
基本的5个规定动作中 需要强调的是:
1、腾空侧踢的高度定义,是根据选手身体在空中最高点的最低处来判断的。
2、踢的质量和落地的平衡是分开的,例如踢的很好,给与0.7 但是落地很不稳甚至摔了,可以在本项扣0.1-0.2(你自己定)也就是最终给予 0.5
3、混双和团体当中,腾空侧踢必须所有人同时完成。
4、跳前踢(一次跳起多次踢击)动作当中,所有前踢必须高于腰高度,三次以下本项0分。
5、旋转动作的踢击也必须在腰部以上,无论转多少度,360度以下0分。
6、竞技腿法动作,必须原地先踮步至少三次,中间不允许换势或者其他步法。否则该项整个0分,步法可以3-5次。腿法也至少3次 否则0分。
例如:踮步,踮步,换势,踮步,上步 则是0分行为。
7、团队出现混乱(不同步)两次以上(不包含两次)则给予0.3每次扣分。
8、双脚出界和超时(或者时间不到)在给予0.3扣分 由Referee站起来宣告并告知操作员在总分中进行扣除。其他的裁判有责任和义务进行提醒,但是不能自作主张的扣分。
9、在一条线当中连续做了几次同一个类别的规定动作的情况下,选择质量最好的一次进行给分。但是如果中间有加入别的动作或者断开,换方向等等,则后面的算做表现力。
10、虽然说是整个团体只要一个人完成动作即可给分,但是在那个人完成的同时其他人不应该傻站着或者摆着某个姿势不动。必须也不停的有动作在进行。否则在和谐和编排当中进行降低评价。
11、音乐和选手动作不同时停止的话,在表现力的音乐与编排当中进行降低评价。
12、在混双或者团体当中,如果有借助重心或者进行支撑的行为的话,出现在规定动作中则该规定动作0分,如果出现在两个规定动作之间,则出现一次扣0.3分。但是身体接触(例如两个人进行攻防交换 则不在此列)
13、空翻踢的话必须有踢,否则0分。踢的脚伸展度超过70%否则这脚不算。另外空翻的时候必须整个身体是在空中,不能有任何部分接触地面。
14、另外讲师再次强调了,音乐必须不能包含宗教,政治,社会的内容。不能有歌词。音乐必须是在获得版权许可的情况下提交两个优盘。如果音乐无法播放则是失格。
15、在赛前一个月需要向CSB提交计划书。如果计划书不符合规定,则会打回要求修改。
16、另外在以前执裁之前的赛前说明上,斜着空翻或者侧空翻可以作为表现力进行给分,但如果出现在规定动作的时刻则不给分。
17、在腾空侧踢之前出现的各种规定动作可以作为Intro在表现力里进行给分。例如 出现一个空翻,然后再做腾空侧踢 多次前踢等。则第一个空翻是给表现力分数。但是这里并不是很明确,作为编排的话最好还是不要踩这个雷。
我个人理解是:如果是空翻->旋转动作->腾空侧踢->然后2 3 4 5 则前面两个算表现力。但是如果是旋转动作->空翻->腾空侧踢->多次前踢 ->竞技腿法->结束 那这样只会给后面三项的分数。
18、少了规定步法,失误和重新开始则是每个裁判在技术力下面的专门格子里进行扣分。
质量的评价依据是:高难度、更动感、更有力 、更多样化、团队合作并乐在其中
总的来说:这次讲习会收获很大,相对之前的讲习会,对一些定义不是很清晰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在自由品势当中能够让裁判们能更好的根据规则进行裁定和判断。
对于规则的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选手的成绩。所以更正确与透彻的理解规则,才能正确的指引选手训练的方向。
国际赛中,也时常会出现选手挑战规则的情况(对于规则未明确的部分进行利用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有成功的 也有失败的。但是大家仍旧会前赴后继的进行创新。规则也会一次一次的修订。比赛的水平就是在这种博弈的环境中不断的提高。
能一口气看完这篇文章
我相信你是一个爱学的修炼者
给你点赞
同时也给张老师无私的分享
点赞
👍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